免费领取学术资料

持续分享选题资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国内刊号:CN:11-5842/P

国际刊号:ISSN:1674-7240

复合影响因子:2.545

咨询服务问题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发表咨询服务费用是多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审稿周期是多久?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版面费用是多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什么时候能见刊?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发表咨询服务不成功退全款吗?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开正规发票吗?

期刊级别:核心期刊

审稿速度:1-3个月

声明:

①本页面非期刊官网,不以期刊名义对外征稿,仅展示期刊信息当做参考资料.如果您要投稿、要查稿,请移步至期刊官网.
②如果您是期刊负责人且不想本平台展示期刊信息,可联系在线人员予以删除.
③如果需要期刊学术咨询服务可以联系学术顾问:在线咨询

高端学术服务项目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简介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社简介

《中国科学》中文版创刊于1950年8月, 刊期为季刊, 次年12月停刊. 1952年10月《中国科学》英文版创刊, 刊期为季刊, 至1966年9月停刊. 1973年1月, 《中国科学》复刊, 以中、英文两个版本出版, 为季刊;1974年改为双月刊;1979年1月改为月刊. 1982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成A,B两辑出版, A辑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技术科学;B辑为化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地球科学, 均为月刊. 1996年《中国科学》中、英文版同时分为A,B,C,D,E五辑出版, A辑为数学、物理学、天文学;B辑为化学;C辑为生命科学, 含生物、农学、医学;D辑为地球科学;E辑为技术科学. 上述五辑除A辑为月刊外, 其余均为双月刊. 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 在2001年创办了《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英文版, 为双月刊;同年, 《中国科学》D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 在2003年将《中国科学》A辑分为A和G两辑, A辑为数学, G辑为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均为双月刊. 2005年A辑中、英文版均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出版. 从2006年起, 《中国科学》 A~G辑 英文版全部将由Springer独家代理海外发行, 并纳入SpringerLink网络平台. 2010年, 《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改名为《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 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 旨在报道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 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 能够在地球科学相关学科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 月刊, 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 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栏目设置: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设有论文、评述、进展、

动态、讨论、点评、特约评述和特约论文等栏目.

论文: 报道地球科学领域具创新性、高水平和重要科学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评述: 总结某一重要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评论研究现状, 并对今后研究提出建议.

进展: 评介当前地球科学某个研究领域的突出进展, 归纳总结该领域最近几年取得的重要成果.

动态: 及时报道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栏目的稿件, 排版后不超过6面(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讨论: 对自投稿日期前溯一年内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提出意见, 原文作者做出答复. 意见与答复均为学术性的, 并未曾以任何方式公开过. 评审通过后的意见和答复安排在同期发表, 且均不超过6个印刷面(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点评: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的突出研究成果进行评介. 本栏目以约稿为主.

特约评论: 针对公众感兴趣的热点科学问题, 进行有说服力的评论. 本栏目以约稿为主.

特约论文: 报道公众感兴趣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研究成果. 本栏目以约稿为主.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征稿要求

文章应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结构简明; 尽量避免使用多层标题; 文字、图表要简练, 用较少的篇幅提供较大的信息量; 论述应深入浅出、表达清楚流畅; 专业术语运用准确, 前后保持一致.

题目: 是文章的点睛之处, 要紧扣主题, 简明扼要, 但要有足够的信息, 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也方便检索. 尽可能回避生僻字、符号、公式和缩略语. 一般不超过24个汉字, 英文不超过20个单词.

作者和作者单位: 在论文中署名的每一位作者都应该是对论文工作有实质贡献的人员, 应对文中的论点和数据负责. 署名单位必须是该项研究的实际完成单位. 单位的名称要用全称, 同时提供单位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 如果作者分属不同单位, 使用上角数字标示作者所属单位序号, 并请提供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摘要: 应反映论文的主要观点, 概括地阐明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能够脱离全文阅读而不影响理解. 尽量避免使用过于专业化的词汇、特殊符号和公式. 摘要的写作要精心构思, 随意从文章中摘出几句或只是重复一遍结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摘要中不能出现参考文献序号.

关键词: 用于对研究内容的检索. 因此, 关键词应紧扣文章主题, 尽可能使用规范的主题词, 不应随意造词. 关键词一般为3~8个.

资助项目: 列出资助项目来源及其批准号或编号. 格式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资助”. 对资助部门的名称要写全称. 英文版中基金项目名称译法要符合有关规范和国际惯例; 例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该翻译为“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正文应以描述文章重要性的简短引言开始. 专业术语应有定义, 符号、简略语或首字母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出全称.

引言: 应简要回顾本文所涉及到的科学问题的研究历史, 简要介绍相关理论或研究背景. 需列举相关的参考文献, 尤其是近3~5年内的研究成果. 应非常明确地给出本研究的目的, 以及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扼要交代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 引言部分不加标题, 不必介绍文章的结构.

方法: 主要是说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 应描述清楚, 引用相关文献, 使读者了解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也使同行可以根据本文内容验证有关实验.

结果: 详细描述由观测和实验所得到的结果, 配合以必要的表格和图件, 总结所观察到的主要现象和规律.

讨论: 应该由观测和实验结果引申得出, 并注意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阐明本研究成果的科学意义. 根据讨论所归纳的结论与观点应明确, 切忌简单地再罗列一遍观察结果.

结论: 应该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 实事求是地概括本文业已解决的问题.

图件: 按照“文先图后”的原则置于正文中的相应位置处. 黑白图和彩色图的分辨率不能低于600 dpi, 图中线条要清晰, 线条粗细约0.5~0.6 mm. 中文图中的汉字为7 pt的幼圆字体, 英文图中的文字和阿拉伯数字为8 pt的Arial字体; 但地图中若出现不同的构造分级, 可以使用不同字体、字号表示. 图的宽度分两种: 单栏图宽4~8 cm, 通栏图宽12~17 cm. 图的长度一般不超过20 cm. 如果出现中国地图, 请注意中国地图的完整性(如国界线和南海诸岛等). 南海诸岛作插图时, 务必完整表达附图中与主图相同区域内的专题要素. 中国地图的示意图可以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网站(http://www.sbsm.gov.cn/article/zxbs/dtfw/)下载.

表格: 用三线表, 即表格采用横线表形式, 纵向不画线. 横线数量不限, 需分开的内容尽量用横线分开. 请将表格插入到word文件中的相应位置.

公式: 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并用圆括号括起置于公式右侧.

致谢: 向对该文有帮助的人员或单位表示谢意.

参考文献: 采用著者-出版年制进行文内标注和文后著录, 将文献著者姓(名)和年份置于文中合适的位置. 参考文献引用是否得当是评价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如果未能在论文中引用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主要文献, 尤其是近3~5年内发表的国内、国外期刊刊载的相关文献, 或是主要引用作者自己的文献, 编辑可能会认为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不多. 对文中所引参考文献, 作者均应认真阅读过, 切忌转引二手文献.

4 参考文献著录体例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与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的文献要一一对应. 非正式出版物不能作为参考文献, 只能作为脚注. 个人交流和互联网网址不放在参考文献列表中, 放在正文中的相应位置.

正文中文献的引用

(ⅰ) 正文中只列出第一作者和年代, 多位作者合著的文章, 只列出第一位作者, 后加“等(et al.)”.

(ⅱ) 引用相同作者同一年份的不同文章时, 列出作者姓名, 年份后加注“a, b, c”.

(ⅲ) 两篇或多篇文献著者的姓氏及出版年份均相同时, 需要给出著者名的缩写, 以免混淆.

示例

Chen(2009)×××

张三等(2003, 2008a, 2008b, 2012)

×××(Chen, 2003; Li, 2011)

×××(Chen et al., 2009a, 2009b, 2012)

×××(Li等, 2009; Zhang, 2012)

文后参考文献列表的著录规则

(ⅰ) 参考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拉丁字母排序. 中文版参考文献列表的文种按照先中文、后西文的顺序排序.

(ⅱ) 姓名的英文书写一律“姓”全拼在前, “名”缩写在后, 名缩写不加缩写点, 姓、名中间加空. “姓”首字母大写, 其余小写; “名”只写首字母, 大写, 两缩写名间加空. 外国人名中间有连字符的, 照加; 中国人名, 中间一般不加连字符. 引用多位作者合著的文章时, 需要列出全部作者.

(ⅲ) 西文期刊文献题目中, 首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 其余一律小写.

(ⅳ) 刊名按照ISO规范缩写, 不加缩写点. 如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应缩写为Chin Sci Bull.

(ⅴ) 西文书名和论文集名中实词首字母一律大写, 介词和连词为小写, 但首词和4个字母以上的介词首字母应大写.

(ⅵ) 本刊于2010年变更刊名. 引用发表在本刊1996~2009年的文献使用老刊名, 2010至今的文献使用新刊名. 具体说明如下: 1996~2009年, 中文版刊名全称为《中国科学D辑: 地球科学》, 英文版刊名全称为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缩写为Sci China Ser D-Earth Sci); 2010年至今, 中文版刊名全称为《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英文版刊名全称为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缩写为Sci China Earth Sci).

引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和《科学通报》的文献时, 中文稿件引用发表在中文版上的文章, 英文稿件引用发表在英文版上的对应文章; 可以在《中国科学》杂志社网站www.scichina.com进行检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杂志收录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发表前须知
  • 1、北大核心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即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要求:

    社科方向:大学本科硕讲起,在读一作需要加二作导师点击咨询
    理工方向:高职理工学院,事企业单位,本科单位硕讲,在读一作需要加二作导师点击咨询
    医学方向:三甲单位加课题,盖章审批文件点击咨询
  • 2、南大核心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要求:

    社科方向:要求一本博士或者副教授点击咨询
  • 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即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要求:

    理工方向:个别有单位要求本科,不收中小学单位,其他没有要求点击咨询
    医学方向:要求三甲单位+盖章课题批件点击咨询
  • 4、CSCD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要求:

    理工方向:本科硕讲起,在读一作需要加导师二作点击咨询

期刊介绍

核心期刊是属于某一学科的主要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并且能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同时还能受到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近些年来,随着学者需求及投稿激增导致的供不应求以及对稿件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中文核心期刊的发表变得竞争激烈,但是毕业升学找工作评职称仍是多数学者群体的选择对象。

核心论文格式要求

服务前提供的作者信息

1、重要信息:作者学历、单位、职称、文章研究方向、预发表期刊或期刊级别(南核、北核、科核等)及刊期要求(录用时间或出刊时间)、文章是否送审过其他刊物(如作者已有送审记录,请提前说明)、有无课题或基金;

2、其他要求:版面字符数、查稿、上网收录等其他要求;

1、题目
2、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排序在同页姓名下方,并附第一作者简介,含性别、出生年月、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及E-mail, 有著作发表的,请主要列出)。
3、摘要:论著类文章应附300字左右摘要;英文摘要必须与中文标题与摘要内容相对应。
4、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应该在摘要下标引,以便读者索引。
5、英文题目名称:和中文对应
6、英文作者简介:和中文对应
7、正文: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正文引用的左上角。(必须有结 束语),参考文献用正式版物发表的作品,并用方括号在正文体现。
8、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用文献务必与原文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
9、书评和图文、作品大多数不上目录没有页码,个别期刊有,具体请咨询在线客服!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
核心期刊服务项目
  • 预审评估

    快速预审适用于不确定选择哪种服务类型,想尽早了解自己文章的质量与期刊发表潜力的作者。我们会将作者的文 章发送给专业咨询老师,从“表达准确性,语句可读性,语言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性,数据充分性,研 究内容创新性,以及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可能性”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评价,并推荐最适合作者的服务种类。

    投刊前评审适用于想知道自己的文章是否有进一步修改和润色的价值,是否有发表在科学期刊上潜力的作者。我们会将作者的文章发送给专业编辑,专业老师将从 “表达准确性,语句可读性,语言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性,数据充分性,研究内容创新性,以及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可能性”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评价。然后,编辑会根据文章的水准推荐润色服务种类,并对稿件进行评价和总结,并为作者推荐不少于3本科学期刊。 会将以上所有内容总结为一个《科研成果质量分析》以邮件形式发送给作者。

    专业学术评审此服务可使作者的文章获得同领域专家的评审意见和建议,让作者的文章在投稿之前得到进一步改进,从而提高稿件被接收的几率。专家团队在不同的领域已有多年的审稿经验,从而可以从审稿人的角度对文章的不同方面做出评价,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对文章整体的学术质量进行评价,并提供可以提高学术质量的建议;对文章的创新性和专业领域贡献与影响作出评价;对文章的结构,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图表和参考文献等提出可以改进的建议,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错误;指出文章中的语言问题和语法错误。作者可以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进而提高文章被接收的几率,避免投稿之后审稿人(或出 版社)要求的大修,大大缩短文章发表周期。

  • 润色编辑

    深度润色适合有少量写作经验的作者。此服务可提升文字表达的清晰度和精确性并使文章前后逻辑连贯,易于阅读 和理解;我们将确保经过深度润色服务润色过的稿件没有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时态错误,单复数错误,标点错误,科学用词错误,用词前后不一致的情况,语句结构错误,语言逻辑错误,以及表意不清的情况;并提高语句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另外,经过深度润色过的稿件符合学术规范,格式体例规范标准,观点新颖、鲜明,文章布局合理,逻辑推理清晰严密,语言准确、规范,简洁。文笔流畅,论据可靠,论证周密,学术观点新颖,运用材料准确可靠,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稿件查重

    学术查重使用国际期刊通用数据库为作者的稿件进行英文查重。科研学者和学术作者可以检查自己的文章与全世界范围内已发表文章的重复度,获得与出版商相同的数据和重复率信息,从而保护自己的学术声誉。这一数据库包括:来自38200本科学、技术、医学期刊和210,000份学术评论的59300,000篇付费学术文章、书籍和会议论文;155,000,000篇开放获取的文章、书籍、会议论文、预印本、百科全书和摘要;61,000,000,000个当前和存档的网页内容。通过专业查重,作者将获得一份原创型相似性报告,在报告中系统会将相似的文本标识出来,同时为作者自动追踪相似文献的来源。

  • 发表支持服务

    投稿期刊推荐旨在帮助作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稿件的水平,划定合适的投稿期刊范围,从而让作者在期刊选择时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缩短稿件被接收的周期。咨询指导老师会根据作者的文章先进行投刊前评审评估,总结成一 份科研成果质量分析;并按照作者对于期刊的期望,推荐3个目标期刊,填写一份期刊推荐表。

    稿件格式修改很多作者由于缺乏投稿经验,会因为难以达到目标期刊的格式要求而在期刊初审时被退稿,又或者因为对于某个期刊的投稿系统不熟悉而无法顺利完成稿件提交。我们针对这类作者提供稿件格式修改服务和协助 提交稿件服务。稿件格式修改服务会根据作者提供的目标期刊格式要求对作者的文章进行全面的格式修改和调整,从而让作者避免因稿件格式不符合投稿期刊的要求而遭到退稿(非拒稿)的情况。

服务对象各类科技、学术领域等高知人群和亟需科研成果推广与转化项目的企业及机构。

用途毕业、评职、留学、晋升、提薪、基金项目申报、课题结项、学术交流等。

核心期刊服务优势

每一个成功发表都离不开高端、专业、品质的服务,只为作者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 20493

    客户咨询服务

  • 32689+

    论文范文

  • 19867+

    成功指导

  • 280+

    拥有280+公司员工

  • 9386条

    客户口碑

推荐期刊知网、万方、WOS均可查询
更有同级别国际期刊可替代核心

学术顾问在线答疑